免责声明:所有资讯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

香港会成为 Web3 的全球中心吗?

2025-03-13 16:05:33

撰文:刘红林

最近,吴说区块链对香港投资推广署的梁瀚璟先生进行了一次深入访谈(《吴说对话香港投资推广署:香港天然具备发展 Web3 和加密货币的优势》),聊了聊香港在 Web3 和加密货币领域的发展方向。从政策支持到市场反馈,再到资本流动和现实世界资产(RWA)代币化的尝试,系统地展示了香港在这一新兴领域的布局。

作为长期关注 Web3 行业的律师,红林律师经常会被问到:「香港真的能成为 Web3 的全球中心吗?」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简单,因为它不仅涉及政策环境和市场吸引力,还关乎资本流动、监管框架、人才储备以及香港与全球金融市场的互动方式。梁先生的访谈提供了很多值得思考的视角,而我也想结合自己的专业经验,来分析这篇访谈所涉及的关键内容,并谈谈香港 Web3 生态的现实状况和未来可能的方向。

香港如何支持 Web3 产业?

在访谈中,梁先生介绍了投资推广署在 Web3 领域的主要工作。他强调,香港一直以自由市场和国际化品牌著称,这里的资本流动性、成熟的监管框架以及与国际市场的紧密联系,使其具备发展 Web3 和加密货币的天然优势。从政府的角度来看,投资推广署的主要职能是吸引国际企业落地香港,并协助它们在市场上获得更多资源。无论是来自中国内地、美国、英国,还是华人背景的创业团队,都可以通过投资推广署的渠道与本地银行、投资机构、政府部门建立联系,以加快市场对接的进程。

在行业推广方面,投资推广署也承担了重要的角色。例如,它们积极参与和支持 Consensus 会议、香港金融科技周等大型活动,意在为 Web3、虚拟资产、金融科技和区块链企业搭建交流平台,吸引更多企业关注香港市场。而政策反馈同样是他们的重要职责。由于投资推广署与企业的日常联系较为紧密,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到行业的动态和需求,并将这些信息传递给监管部门,使政策制定能更贴近行业的实际发展状况。

除此之外,投资推广署还在推动大型行业资源整合。例如,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推出的 Project Ensemble 项目,旨在推动 RWA(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吸引了众多银行和科技公司参与。然而,许多国际企业即便听说了这个项目,也很难直接对接到监管机构或投资方。投资推广署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通过它的市场网络,帮助企业找到合适的对接渠道,使它们能顺利参与到香港的 Web3 发展进程之中。

梁先生在访谈中提到,香港一直以来都支持 Web3 产业的发展,并没有经历政策上的剧烈变化。从政府的角度来看,香港是一个自由市场,资金流通自由,因此在发展跨国、无边界行业时具有天然优势。Web3 产业的核心特性是全球化和去中心化,这一点与香港的金融生态高度契合。因此,投资推广署很早就开始关注这个行业,并持续给予支持。#p#分页标题#e#

不过,尽管香港整体上对 Web3 持支持态度,但在具体政策上依然保持谨慎。例如,在 ICO(首次代币发行)领域,香港采取的并不是完全放开的政策,而是设定了相对严格的准入门槛。目前,香港的持牌交易所在上架新代币之前,都需要经过严格的尽职调查(DD),确保项目的合法性和可行性,只有符合合规要求的项目才有可能获得在香港市场运营的机会。这种模式实际上是香港政府在市场开放与投资者保护之间寻求平衡的一种体现。

香港 Web3 的三大核心方向

在访谈中,梁先生多次提到香港在 Web3 发展中的几个核心领域,这不仅涉及政策方向,也关系到香港在全球加密市场中的战略定位。

目前来看,香港的 Web3 发展主要集中在三个关键领域:稳定币与跨境支付、现实世界资产(RWA)代币化、数字文化与 Crypto Native 产业。这三个领域既符合香港的传统金融优势,又顺应全球数字资产市场的发展趋势。

稳定币与跨境支付:从传统金融体系向 Web3 过渡的关键环节

梁先生在访谈中提到,稳定币的最大市场在于跨境支付,尤其是 B2B 贸易领域。

现有的国际跨境支付体系往往存在交易时间长、成本高的问题,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和部分新兴市场,这一问题尤为突出。一些国际贸易企业在进行跨境交易时,资金结算可能需要数天甚至一周的时间,而部分地区的支付手续费高达 10%。相比传统的跨境银行转账,稳定币交易具有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发布此文为传递更多市场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请自行参考。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